更新时间:2017-06-26 作者:中原医疗器械城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吸引了大量投资创业者,美国的便利店诊所模式也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介于家庭医生和急诊科之间的几乎全天候的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逐渐成了香饽饽。日前,美资便捷医疗连锁品牌美速医(FastMed)进入中国,首家诊所入驻上海优仕美地医疗。
便捷诊所英文名“Urgent Care”,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其作为一种介于家庭医生(预约制)和急诊科(危重病人)之间的形态出现在大众视野。
“中国分级诊疗希望大病进大医院、小病进小医院,但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进了美速医,”优仕美地医疗创始人宋科瑛表示,“优仕美地模式符合美国微型医院概念,提供综合科室和全科服务,美速医拥有获得验证的成熟诊所运营模式。”
基层医疗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包括互联网医疗、药企、医疗器械等都通过自建、收购、结盟等方式布局其中。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品牌、内部管理、医生配置、医保支付等皆难以绕开。
分羹基层医疗市场
美速医在美国拥有110多家连锁便捷诊所,每年均在快速增长。其可治疗80%的急诊科疾病,并拥有健康管理及运动损伤管理等诊疗,类似便利店,为患者提供每周7天、包括节日和夜间在内的医疗服务。
“我们在中国要再开1000家诊所,”美速医全球高级副总裁Sami Elbadramany表示,“美速医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便捷医疗模式,连锁化网络布点。”
便捷诊所更多是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全科为主的医疗服务,为生活忙碌、无法长时间等候预约、需要当天就医而并非有生命危险的患者提供便利。在美国,便携医疗日益成为重要的初级医疗服务载体,沃尔玛、Target等巨头纷纷布局。
美速医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Cindy Stefank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定位为亚急诊、门诊,并结合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提供延续性治疗,并系统地进行医生培训,支持基层医生成长。”
美速医区别于一般的公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私立诊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日常工作日的开诊时间延长到晚上11点;组建了包括国外资深全科医生、国内资深急诊科医生及内科医生等多元背景的全科医生团队,并对接美速医北美总部培训体系;与中国本土多专科医疗机构合作,获得专科医师队伍支持、转诊等。
美速医在中国选择的首个合作伙伴是优仕美地医疗,其定位为独立日间手术机构。今年春节前夕,优仕美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理成资产和正奇投资。
记者走访了解,优仕美地的诊所更像是缩小版的医院,面积约3000平米,配3间手术室、8张床位,同时还配置了CT、X射线、超声等影像检查科和药房,除全科诊室,口腔和医美专科也有独立的就诊配备。
“美国有独立的全科医疗体系、影像中心等,中国是缺乏的,所以我们先把简单的平台搭建起来,做微型医院,”宋科瑛告诉记者,“商业模式上,美速医在便携诊所开得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手术、诊疗支撑,也与三甲医院合作导流。”
连锁化挑战
基层医疗市场十分诱人。关注基层医疗投资的执中资本负责人郭利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中国以价格为导向的传统医疗按量付费,必将向以价值为导向的责任医疗打包付费进化,分级诊疗的第一要义是基层首诊,门诊量向下转移,这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基层诊所承接。”
政策红利下,众多企业纷纷收购终端基层医院,上市公司是其中一大主力军。继复星医药疯狂控股医院之后,包括朗玛信息、乐普医疗、爱尔眼科等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走上了基层医疗市场并购扩张之路。
互联网医疗也瞄上了基层医疗市场,包括丁香园、微医在内的老牌互联网医疗公司纷纷自建基层诊所。一周前,刚宣布获得A+轮5000万美金融资的健客,也收购了武汉雄楚中西结合医院。
对药企来说,进军基层是迟早的事。东方高圣执行董事兼董秘瞿镕向记者表示:“现在大型医院市场不好做,原来大型制药企业和外资制药企业的主要市场是在二甲及以上级别医院。随着医保控费、市场竞争加剧,为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渠道下沉是必然选择。”
不过,基层医疗市场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第一个难点在于支付。美速医亚太区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Joe Canterbury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虽然瞄准了广大社会医保能够覆盖的人群,但现阶段,美速医只能选择商业医保。记者注意到,招商信诺、华泰保险等都是美速医的合作方,外资商业保险机构占绝大多数。
另外,虽然瞄准基层市场,但诊疗费仍不低。优仕美地医疗院长助理陈锴透露,目前优仕美地每天就诊患者在20至30人,平均门诊客单价是1000元至2000元。在美国市场,美速医的看诊收费平均在150美金左右。
“未来模式成熟之后,会争取进入公立医疗保险体系,中国的商业医保越来越多,已有35%的中国人拥有私人医疗保险,而且自费人群中大多数有医保但耗不起时间,因而也会选择便捷医疗。”Joe Canterbury说。
更大的挑战来自品牌建设。郭利峰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品牌建设面临三大挑战:人才困境;体制限制基层能力;基层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
瞿镕则指出:“基层医疗服务半径太小,每家基层医疗机构的病人有限,许多机构做连锁是为了止损而不是盈利,并且名医坐诊模式也不好复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