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3088619224
电话:0371-68998888 0371-68998886
邮箱:zzzyylqixiecheng@163.com
地址:郑州市紫荆山路二里岗南街西北角正商蓝海广场2号楼22楼
资讯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三国里的医学趣闻:关羽为什么能刮骨疗毒而不觉得痛

更新时间:2017-10-30  作者:中原医疗器械城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个强度的刺激,有的人可能只感到轻轻地碰一下;有的人觉得一痛而过;有的人却觉得疼痛难忍;有的人甚至会痛得昏过去。这说明人对疼痛感觉的反应不一样,疼痛感觉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经典,打造了关云长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形象,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尊重崇拜。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关云长刮骨疗毒的那些事儿。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几个很能忍痛的人,如关云长、司马师等。在《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关羽领兵攻樊城时,右臂被毒箭射中,青肿疼痛不能运动。关羽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华佗至,乃请诊治。华佗欲用尖刀刮去骨上箭毒。关羽饮酒数杯,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一面伸臂请华佗治疗。华佗取尖刀在手,叫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 

关羽说:“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华佗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手术完毕,关羽大笑而说:“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对于这段文字描述,我们都很熟悉,可能很多人是因为作者罗贯中的这段描述,而对关羽产生强烈的敬佩崇拜之情。其实,关羽也是一个普通人,并非是“无痛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划肉刮骨哪有不痛之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别说刮骨,就是轻轻划破了皮,也会感觉到疼痛。我们小时候为什么害怕打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痛,我们现在医院里广泛使用麻醉镇痛剂,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作者在开头,写关羽“臂疼”和“弈棋”这两个细节,就点明关羽也是一个肉骨凡胎的常人。毒在臂上,也是疼的,只是“恐慢军心”,不敢形于色,只好借“弈棋”来减轻自己的痛楚。这也为后面的刮骨作铺垫。接着,就描写刮骨“悉悉有声”,“血流盈盆”,而关羽只在“笑”,“饮酒食肉”,“弈棋”,谈笑自若。这显示了他坚强的性格和惊人的自制力,足以战胜疼痛。

司马师也是如此的。第一百十回中,司马师左眼肉瘤手术后,不久就去出征。半夜,突然文鸯领兵冲入营来,“司马师大惊,心如火焚,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他咬烂被头,承忍着难当的疼痛,这也是因为“恐有乱军心”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

为什么关羽、司马师能够这样忍痛呢?

我们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中,感受器不断地感受身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元传入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再经过中间神经元传至大脑皮质,经过分析和整合,发出适当的冲动经另一些中间神经元传出,最后经传出神经元至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由此可见,复杂的反射活动是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相互形成的神经元链实现的,其特点是传导通路长,有传入和传出之分,多涉及大脑皮质。其中,较重要的感觉传导通路有本体感觉、浅感觉、视觉和听觉传导通路。我们今天所说的痛觉,属于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皮肤、黏膜的痛觉,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在人体的皮肤、肌肉、肌腱、关节、筋膜,以及内脏里都有一种“痛觉感受器”,它和神经末梢直接相连。当痛觉感受器受到过冷,过热,以及各种过强的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作用时,就可以产生痛觉。伤害性刺激作用末梢神经,引起神经纤维生理电活动,例如我们手触到一壶开水,手指表面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会首先接收到刺激,随着传入神经纤维传到我们机体内的感觉神经中枢,我们就会产生烫的感觉。烫是温觉和痛觉同时产生的一种复合感觉。人有痛感,动物也有痛感,你踩到猫的脚,猫就会叫起来,并且把脚缩回去。植物也有“痛觉”,苏联科学家实验报告,把南瓜的根部砍断时,插在距根部30-40厘米处的电极,立即可以接收到从南瓜受伤部位传来的信号。

人体痛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平均每一平方厘米的皮肤表面约有100个痛点。全身痛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手指、面部、胸部相对比较密,这些部位的痛觉,也特别敏感,俗话说:“十指连心痛”就是这个道理。

痛觉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发生保护性适应的结果,对人类是十分有利的。当人体受到外界损害刺激时,产生疼痛,紧接着就会立即引起保护性反射的动作。如手触到一壶开水,马上就会缩回来。如果没有痛觉,手就不会缩回来,将会引起烫伤。因此痛觉能保护人体消除和避开这些不利的刺激。

疼痛是一种痛苦,但是没有这种痛苦的人却更为痛苦。世界上确实有无痛觉的人,他们失去了“疼痛”这个重要的保护性反应,这种病人多是由于胼胝体发育不良引起的痛觉障碍。1932年以来,全世界已发现有50多例无痛人。1980年安徽省发现一名10岁的女孩叫金晨,2岁时股骨骨折,3岁时烤火大拇指被烧掉一截,5岁时上臂跌断,她对各种伤痛竟然毫无反应,仍玩耍不停。

疼痛还能引起人体一系列反应,如肾上腺素分泌,血糖增加,血压上升,血液凝固加快等,使机体处于各种有利的防卫、应激状态,是人类长期进化而来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剧烈的疼痛刺激也能造成血压急剧下降、心脏活动减弱、甚至休克。通常说的“痛得昏过去”就是指剧烈疼痛引起的休克,称为疼痛休克。疼痛休克在医院里很常见,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关注疼痛休克的研究。但是,有的人在打针时昏过去了,这一般不能认为是由于剧烈疼痛所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晕针”,或者是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这需要与疼痛休克进行鉴别诊断。

同一强度的刺激,对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程度的痛觉呢?这是由于每个人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不同,有高、有低;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反应,发向感觉神经细胞的冲动也有强有弱。也就是说,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痛觉敏感性高、产生的痛觉神经冲动强,那么这个人会感受到较强的痛觉。关羽和司马师很大可能属于痛觉感受器敏感性低、产生的痛觉神经冲动弱的那一类人,至少比普通人低和弱。从整体来看,痛觉的强弱,除了与痛觉感受器发生冲动的频率,以及参与兴奋的感觉神经细胞数量多少有关外,还决定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当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时,中等强度的刺激就可引起强烈的痛觉;当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即使刺激很强,也常不能引起应有的强烈感觉。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和人的主观意志有很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对疼痛的作用非常微妙。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的现象。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往往不太怕痛,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则恰恰相反。

关羽、司马师的不怕痛和忍痛,这不过是小说中的艺术加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不少意志刚强而不怕痛的英雄人物。

地址:郑州市紫荆山路二里岗南街西北角正商蓝海广场2号楼22楼     电话:0371-68998888 0371-68998886     Q Q:3088619224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7 郑州中原医疗器械城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50038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