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9-29 作者:中原医疗器械城
中医药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日已形成数千亿的规模化产业。但种植不规范、污染残留等原因让中药材质量堪忧。活水失源,中药材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医传承的隐患之一。
在此种背景下,由国家食药监局、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等牵头,出台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并分批次在全国落实。
企业层面,中药概念上市公司如天士力、康美药业、流通企业九州通、阿里健康等已经在中药材溯源系统上布局,其他如中药材天地网、正宜科技等公司,也在推动中药材溯源系统的建立。
动脉网采访了多家中药材流通溯源体系建设相关企业,就中药材溯源系统能解决的问题、溯源系统建设细节、溯源系统发展趋势等问题予以了探讨。
溯源系统对中药产业是一种保护
阿里健康追溯码业务相关人士告诉动脉网, 中药材从产品特征上说,具备农产品和药品两种特性。
中药材流通路径
资料来源:药材帮
作为农产品,它的标准化程度比较差,难以衡量质量标准。同时与生产地域关系密切,生产过程长流程复杂,所以容易发生农残超标,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作为药品,它又承担着治病救人的功能,质量缺陷会导致延误病情的特殊使命。
所以中药材的追溯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追溯体系形成的生产过程(如温度、湿度、土壤环境、打药)、流通环境的全程数据采集,来监控和鉴别产品质量,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净化中药材市场,保护行业良性发展都是有益的。
中药材天地网溯源系统负责人张斌则认为,着手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有四个层面的功能。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完善的中药材溯源系统可以做到对中药材和饮片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链条,起到监管、规范市场、惠及大众的目的。
从市场层面来说,由于缺乏行业追溯,中药材流通存在制假售假严重,以次充好等问题。如果中药材来源和流通过程透明,市场竞争将会更加透明,增加市场的活力。
对中药材及饮片经营企业来说,中药材溯源可以帮助企业追踪中药材种植加工全过程,一旦中药材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发现问题,可利用信息技术从供应链下游到上游进行追溯,查出问题的根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中医药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隐患。
其次,具有溯源标识的中药材就是每个公司的名片,在消费者每一次了解时都是对生产企业的再一次认识和认可,消费者可以更放心使用企业产品,产品销量增加提升企业效益。
中药材溯源系统最终指向的是消费者,完善的追溯链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公众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也将农产品生产者置于公共监督之下,使得生产透明化、规范化,消费者能够使用安全、放心的中药材和饮片。
政策推动中药材溯源系统建设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能够给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主管部门也早就开始了对中药材溯源系统建设的指导工作。
现在影响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是“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频道。
其由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发起,自2012年以来,已经分三批支持了全国18个省市建设中药材追溯体系。
第一批城市是知名的道地药材产出地和交易市场,包括保定、亳州、玉林、成都;第二批覆盖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吉林、江西、河南等7个省市自治区;第三批城市包括山西、内蒙、辽宁7个省市自治区。
资料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官方门户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给出的资料显示,已经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中药材经营、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中药饮片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
该系统覆盖了全国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消费者可通过手机、互联网、终端查询机等途径,在任何时间、地点了解到所购买中药材的流通信息,使试点范围内的中药材和饮片形成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链条。
法规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大宗、道地和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提供中药材市场动态监测信息,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
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医药法》则指出,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天士力、九州通、阿里健康已入局
除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中药材溯源系统建设方面也颇多助力,天士力、康美药业、九州通、阿里健康等均已布局。
阿里健康追溯码业务相关人士表示,中药材追溯平台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平台,主要就是商务部的中药材追溯平台。整体涉及包括中药材从种植养殖到使用环节,但目前主要聚焦在中药材批发市场。第二类就是企业自建中药材追溯系统,一般都是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的。
政府平台溯源的内容强调的是在整个供应链上各个主体所交易的中药材的来龙去脉,交易台账的清晰,重点在交易链路责任清晰;企业自建的追溯系统一般强调的是中药材的种植过程,加工过程、检验过程的数据完整性和权威性,重点在供应链路过程清晰可信。
下面再看具体的实施案例。
天士力控股集团从2013年开始,对中药材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进行创新的尝试。当年天士力与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政府签订合约,利用安国千年药都的交易市场,形成“省部共建、企业实施、依靠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搭建中药材溯源系统。
九州通则于2014年开始着手进行中药材溯源系统建设工作,当年湖北成为第三批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省份,系统建设承接者即为九州通。
去年12月底,湖北省中药材可追溯体系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中药材的种植、流通、生产、使用的全链条追溯。九州通集团推出了40多款可溯源中药材产品,手机一扫,产品的名称、种植基地、种植时间、质检等信息立即呈现。
阿里健康的业务当中,产品追溯是其重要一环,其提供了药品追溯、滋补品追溯、食品追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中药材/饮片溯源方面,去年8月,盘龙云海三七粉入驻阿里健康“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成为首家入驻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的滋补保健品企业。
盘龙云海药业表示,商品加入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后,可以通过扫码的形式,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盘龙云海三七粉道地的种植、生成、清洗、加工的全程信息。据阿里健康追溯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码上放心平台将与更多的滋补及饮片企业合作,完善产品追溯的布局。
成本是追溯体系推广主要瓶颈
从具体的实施案例可以看出,现在已经着手搭建中药材/中药饮片追溯体系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小型经营企业在溯源体系建设方面并不积极,追溯体系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北京正宜科技总经理姜顺平告诉动脉网,小企业对追溯体系不感冒的主要原因就是建设的成本。
他指出,溯源体系的搭建不仅需要企业在硬件方面投入,对其原有的业务流程也需要进行改造。其中用于该系统的自动赋码机、扫描仪、扫码枪等设备硬性投入在百万级,同时流通的每个流程都需要扫描,无疑增多了原有的工作量。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成本和收益不匹配的问题。即企业在上了溯源系统之后,短期内没有太大的收益,企业的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
另外,有业内人士谈到,目前消费者对溯源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通过溯源码来识别真伪、了解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
“消费者买饮片基本都在医院或者连锁药房,相信的是医院或者连锁药房的质量背书,如果未来要推广溯源系统的话,这两个渠道的态度就非常重要。”
中药材天地网张斌也表示,中药材溯源系统在技术研发方面,耗资巨大。投入使用后仍涉及很多环节的监管和审查都要付出客观的人力、物和财力。因此追溯成本很高,需要国家投入、政府支持、企业投资等。
如果要在全国推广中药材溯源系统,需要政府的宣传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告知,或者更多第三方平台参与,增大宣传力度,运用创新自律的手段和机制,推动和促进企业积极性,鼓励其主动参与到溯源体系建设中来。
在提升企业积极性的同时,溯源方案提供商也在单纯防伪溯源的基础上给溯源码加入了新的功能,以适应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以正宜科技为例,其推出的“正宜码”就同时兼具防伪溯源和互动营销的功能,后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买点”。
姜顺平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二维码为入口,能够实现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导购、传播、促销、分享等商业价值。在互动营销成为潮流的时代,间接提升了企业对于溯源系统的接受度。
互联网+溯源或成破冰方向
目前来看,中药材溯源系统尚存各自为战的情况,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制约溯源系统建设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药材天地网张斌表示,溯源系统目前在全国确实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为这是一个全产业链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每个企业都结合自身特点搭建了适合自身情况的系统。
他认为,未来全国未必会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通用标准会在整个溯源系统建设前中期逐步统一。也可能会形成几个相对实力更强、更科学的溯源系统逐步整合一些小的系统,它们之间彼此竞争合作共同健全、规范整个行业的标准。
他表示,形成全国统一标准的阻力主要是人文、地域、品种以及溯源的具体技术。
“我国中药材产地幅员辽阔,在前期每个区域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溯源系统,它们都会有自己忠实的用户。中药材品种众多,这些系统也无法一次囊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整合。各平台的每一次整合都是对技术的考验,每一个数据平台都有自己统一的数据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
阿里健康追溯产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按照整个追溯行业发展的形势,全国统一大平台不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电商、大数据的发展,以及政府监管理念的变化。未来的产品追溯体系会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方共治,政府监管与行业发展相融合,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企业自建追溯系统与政府监管平台、电商平台相结合的新型“互联网+追溯”体系。
中医药行业壮大促追溯体系成型
当前,中医药行业发展已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医药相关支持政策推进与实施,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中药材质量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治未病、保健康”理念日益普及,中医药行业地位快速提升,市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这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1922亿元,在医药工业中占比最低(6.5%),但增速却最快(13.1%),高于医药经济整体增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2月,人社部印发2017新版医保目录,辅助药品、中药注射剂被严格限制,而作为替代物,中药饮片未在限制范围内。
其次是零加成政策,卫计委要求在今年9月底前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除中药饮片之外的药品加成,那么医院为了降低药品加成带来的收入减少,或可能增加中药饮片的用量。
降低药占比方面,卫计委同样要求医改试点城市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中药饮片不算在药占比之内,亦将享受药占比控制带来的增量。
以此判断,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或超过2000亿。而作为中医药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支点,中药材溯源建设工作也在被加紧提上各相关公司的日程,中药材溯源系统成型、成熟指日可期。
附:中医药产业相关政策